法國奢侈品制造商路易威登集團3日發表新聞公報,lv官方網 決定接受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今年6月就愛馬仕股權糾紛開出的800萬歐元的罰單。這對于LVMH來說並不是失敗,只能算是收購愛馬仕途中的挫折,而當年對Gucci的收購,才是真真正正的失敗。
愛馬仕與路易威登集團的爭鬥始于三年前,2010年10月,路易威登突然宣布已經持有家族控制的愛馬仕 17.1%的股份,成爲愛馬仕家族繼承人以外的最大單壹股東。而在這之前,愛馬仕對這壹切“全然不知”。愛馬仕家族隨即展開了反擊,2010年12月,愛馬仕宣布將集合愛馬仕家族繼承人超過50%的股份成立壹家控股公司,控股公司將集其家族繼承人逾50%的股份,並對家族持有的股份擁有優先購買權。依靠“家族團結”來應對路易威登集團可能采取的進壹步收購行動。
在今年七月,LVMH集團在公布半年度合並財務報表時,宣布增持愛馬仕股份至23.1%,至此,lv新款3折賣 愛馬仕家族成員之外的股權只剩6%左右沒在LVMH手中。此次增持股份,是LVMH集團自2010年愛馬仕家族采“家族團結”共同抵禦並購後的首次增持,LVMH與愛馬仕家族之間的爭鬥仍在繼續。有分析認爲,LVMH將會壹直持有愛馬仕股票直到愛馬仕經營狀況出問題或者愛馬仕家族內部出現混亂才會再度出手。這800萬歐元罰款,只是LVMH並購途中的壹點小波瀾。
自從1987年酩悅軒尼詩與路易威登合並以來,就壹直以並購大王的身份活躍在奢侈品市場,1987年路易威登旗下只有兩大品牌,而到了2012年,LVMH集團旗下彙集了諸如寶格麗、迪奧、紀梵希、芬迪等60多個大大小小的奢侈品牌中,超過壹半的品牌是通過並購而來。2010年阿諾特控制了近60個顯赫的奢侈品牌。1987年至今,lv新款包型錄LVMH進行了63筆收購,持股74家公司,同時賣掉了48個公司。
1987年至今,LVMH進行了62筆收購,其精髓毫無例外地沿襲1987年壹役所奠定的並購術:或者利用經濟周期處于低谷,或者利用家族矛盾激化,或者利用資本結構或者制度設計漏洞,專揀“便宜貨”。從1993年收購的日本時裝Kenzo、1994年的法國香水化妝品嬌蘭(Guerlain)、1996年的法國皮具品牌Loewe和Celine、1997年收購的零售店DFS和Sephero以及瑞士鍾表豪雅、1999-2001年間的意大利皮具Fendi,到1999-2000年收購的法國葡萄酒Chateau Yquem、2001年收購的美國時裝Donna Karen、2008年的西班牙蒸餾酒Numanthia和鍾表品牌恒寶、2009年的葡萄酒品牌Montaudon,莫不如是,尤其是對Kenzo和Donna Karen,均以該品牌銷售額0.3-0.35倍的超低價完成收購。
不過即使精明如LVMH董事長阿諾特,在並購市場上也並能保持不敗,Gucci,就壹直是阿諾特心中的痛。
多年來,Gucci壹直是LVMH的勁敵。阿諾特早就有“收編”之意,但他似乎比別人多了個心眼——他要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 lv2013流行包包型錄LVMH于1999年1月5日以55.84美元/股的價格買入10萬股Gucci集團,持股比例超過5%,達到向美國和荷蘭證監會備案的要求。1月12日,LVMH以每股68.87美元的價格再次買入63.1萬股Gucci集團股份,將持股比例提高到9.6%。截至1月16日LVMH向證監會提交13D文件時,其持股比例已達到26.6%,1月25日持股比例升至34.4%。在短短的20天時間裏,LVMH總計耗資14億美元大舉收購Gucci集團的股權。而且這個過程相當順利,Gucci集團沒有絲毫防備,LVMH充分利用了荷蘭法律的漏洞:不要求收購方向所有股東提交詳細收購方案,而英國、意大利、法國法律均要求收購方提交詳細收購方案。
面對這種情況,Gucci提出要求,讓LVMH全盤收購Gucci。阿諾特拒絕了。道理自然很簡單——全部收購要花很多資金。 lv2013包包型錄阿諾特希望通過控股Gucci,達到壹箭雙雕的目的:壹方面以較小的代價控制Gucci,從而抑制住Gucci強有力的競爭,另壹方面從這筆投資中獲取可觀的收益。
阿諾特這次失算了。遭到LVMH拒絕後,Gucci管理層決定使出殺手锏:擴充股本,並將總股本的42%以3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阿諾特的法國同胞公司PPR公司(今年年初改爲Kering 開雲集團)。擴股後,PPR公司成爲Gucci的最大股東,而LVMH公司在Gucci的股份則從34%稀釋至20%。不僅如此,Gucci還與PPR達成壹項戰略協議,保證Gucci公司的獨立性,繼續發展多品牌戰略。
Gucci的舉措惹惱了阿諾特。于是他向壹家荷蘭法庭提出起訴,要求就此進行調查。阿諾特稱,Gucci原總裁兼首席執行官Domenico De Sol言行不壹,沒有要求PPR公司100%收購Gucci,但卻將Gucci置于PPR的控制之下,損害了Gucci公司股東的利益。LVMH公司甚至還暗示,DeSol之所以會改變主意,是因爲他和PPR公司訂有壹項秘密的君子協議:同意PPR作爲Gucci的大股東後,DeSol和Gucci設計師湯姆·福特(TomFord)將獲得壹筆巨額股票期權。
1999年5月27日,荷蘭上訴法院做出了終審判決:第壹,Gucci集團設立Stichting屬于行爲不當;第二,Gucci集團向PPR大量發行股份屬于行爲不當,Gucci集團違反了民法典第2條第8款的規定,該條規定公司必須按照“合理正當”的原則行事。結果對LVMH似乎是好消息。但是,法院並沒有判決撤銷Gucci集團與PPR的交易。故LVMH上訴至荷蘭最高法院。LVMH請來荷蘭投資者協會和法國保護中小投資者協會助陣,後者認爲向Stichting和PPR發行股份必須提交股東大會表決通過。然而這無濟于事,因爲Investcorp在1995年的相關安排,使得Gucci集團發行股份獲得了股東的授權。
2000年10月,荷蘭最高法院認爲上訴法院公司庭未經過正式調查就做出決定的做法不合法,于是LVMH再次申請上訴法院公司庭組成調查小組進行調查,2001年3月,上訴法院同意,2001年9月,調查小組作出了調查結果。經過反複磋商,LVMH最後同意將Gucci集團的股份轉讓給PPR。具體步驟如下:第壹步,PPR以94美元/股的價格收購LVMH持有Gucci集團股份中的1/3,即857.9337萬股,這樣PPR持有Gucci集團的股份超過50%。第二步,2003年12月Gucci集團向除PPR之外的所有股權派發7美元/股的特別股息。第三步,PPR于2004年4月以101.5美元/股的價格收購剩余所有的股份。最終的交易價格是94美元/股(去除7美元/股的股息)。PPR收購Gucci集團的總代價爲88億美元。
在獲得Gucci集團股權的過程中,PPR即協助其大力收購其他奢侈品牌,也讓PPR從壹個零售商壹舉躍上全球第三大奢侈品集團的地位,與LVMH在各方面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來源:中奢網)
- Sep 06 Fri 2013 00:14
lv官方網並購路上的滑鐵盧 曾收購GUCCI失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